領航人生 科學與聖經創造
Navigate Science to Bible
科學與聖經創造
跨越原本思維觀點,開啟生命對話空間
A. 宇宙起源:1. 大爆炸
B. 生命起源:2. 化石 3. 基因演化 4. 演化論
C. 人的起源:5. 人與猿猴 6. 史前人類
【徐保羅老師新書快訊】
科學與聖經創造: 化解六大衝突的A-B-C
可以協助知識分子、青少年、家長、學校老師、信徒、傳道人等,釐清科學與信仰的和諧與衝突,應用精簡、明確的科學證據,確認聖經的真理經得起時代考驗。更期盼能夠裝備基督徒老師及青少年,有機會成為校園中的「科學與信仰宣教士」,釐清一般人認為「聖經不科學」的迷思。
探索起源
宇宙大爆炸
神用六日(yom)創造天地,「創造六日」與「宇宙年 齡138億年」時間差異這麼大,怎麼可能混為一談?
依據聖經記載,上帝第四日創造太陽,因此「創造日(yom)」就有詮釋的空間;因此,我們以「時代」來解釋「創造日」,宇宙大爆炸至今的138億年就不難理解了。
化石
石化原料真的是死掉的恐龍及古生物變成的嗎? 當回顧億萬年化石時,我們發現:
- 從不同的地質年代發現脊索動物門的不同動物綱(魚類、鳥類、爬蟲類、哺乳類)依序出現,一如上帝於第五日、第六日依序創造不同類動物。
- 寒武紀突然同時間出現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約二十個動物門。
- 所有生物化石幾乎皆可清楚地分門別類,這是上帝創造所留下的軌跡。
基因演化
上帝用話語創造世界,人類遺傳系統則是以基因序列DNA語言寫成的;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用這唯一的生命語言系統寫出其遺傳訊息。
每個生物基因會因應環境或遺傳過程產生微幅變化,但都在一定範圍內,是無法跨越染色體數目限制。因此,同物種演化維持同染色體數。
演化論
達爾文在南美洲加拉巴哥群島觀察到的雀鳥,係同物種生物在生存適應或遺傳生殖過程中產生生理外觀及基因DNA變化,然其染色體數目卻沒有改變,也無法改變;通常染色體一旦有變,該物種就可能發生病變或無法繁衍後代。
演化論從物種變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去回溯推論跨物種有共同祖先。然同類物種的祖先是自然繁衍演化;而不同類物種的共同祖先,係非自然繁衍演化。因此,同物種演化是存在的事實;跨物種演化是需要証實的推論。
人與猿猴
人類的起源跟猿猴有關係嗎?若以「身體、靈魂與靈」三元論來檢視人與猿猴的差異,可以發現:
- 身體:人與黑猩猩形態類似,DNA雖相似,但關鍵基因有差異;二者染色體數不同,難以跨越演化界限。
- 靈魂:人類智慧發展高度文明,黑猩猩難以演化。
- 靈:唯獨人有靈,擁有上帝所吹的生命氣息,這無從演化。
史前人類
當人類考古學家發現不同的史前人類,試圖想要找到人類最早的祖先,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追溯「人從哪裡來?」
- 從基因來看,回溯人類DNA的Y染色體亞當及粒線體夏娃的單點起源,形成現代人類與史前人類的時間斷點(估測距今三千年前到20萬年前)。
- 從智慧文明來看,自2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持續到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於五千年前古文明出現間,人類文明突然提升,形成一明顯智慧斷層。
- 對照人類基因起源與文明發展史,人類始祖出現的歷史時空似乎呼之欲出。
宇宙起源衝突:宇宙大爆炸
生活在這地球上,每天享受陽光、空氣、水及無線上網,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嗎?
你有沒有好奇過...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
以前的人是怎麼看宇宙的
西元1920年以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宇宙是恆常不變—沒有開始,也沒有變化。人們認為抬頭仰望所看見的星空就是宇宙的全部,即使是基督徒,也認為上帝創造了天地以後,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改變。
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起
西元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在推導過程中發現宇宙是膨脹的。當時,一般人認為宇宙是固定不變的,連愛因斯坦也不例外。1917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算式中加入一個宇宙常數,以符合其既定的想法。
數年後,比利時神父暨物理學家勒梅特 (Georges Lemaître) 卻從廣義相對論的計算中,比對天文量測數據,得知宇宙正在膨脹,遂於1927年以法文論文提出了這個新觀點,可惜沒有人注意到。
大型的天文望遠鏡有貢獻
二十世紀開始,天文望遠鏡技術日新月異。透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在世界各地的架設及光譜儀改良,天文學家觀測外太空有更多的發現,1912年斯利弗發現銀河系星光的光譜往紅色光那端移動,指出星系彼此間正在遠離。
1923年,天文學家哈伯發現在銀河外的星系,他觀測到90萬光年外有仙女星座的一顆星,於1925年發表了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宇宙中無數星系之一。
接著哈伯於1924年觀察到紅移現象,指出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與他們和地球間的距離成正比,1929年正式發表了宇宙擴張的觀測結果,這就是所熟知的哈伯定律。
科學可以證明宇宙有開始
西元1931年,被稱為宇宙大爆炸之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提出「太初原子」的宇宙模型,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密度極高、體積極小的一個奇異點,他稱那個開始的時間是「沒有昨天的那一天」(The day without yesterday)。
而後,根據普朗克衛星於西元2013年更精密的觀測數據,推算出宇宙大爆炸係137.98 ± 0.37億年前開始的。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
雖然早在1948年,物理學家蓋莫夫(Gamow, G.)就估計宇宙大爆炸初期溫度相當高,並且放出大量黑體輻射,預測了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但真正發現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1]其實是個意外。
西元1965年,美國天文學家彭齊亞斯(Penzias, A.)和威爾遜(Wilson, R.W.)在貝爾實驗室利用喇叭型天線量測天空中的無線電波時,無意間發現了低能級的無射電噪音。起初他們以為這是鴿子造成的噪音;後來獲悉了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正計劃追蹤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原始背景輻射後,這時候,他們才明白原來他們觀測到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項發現亦令他們二人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 宇宙微波背景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簡稱CMB) 是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熱輻射。科學與聖經創造是二回事嗎
起初,神創造天地
宇宙大爆炸或大霹靂(Big Bang) 是描述宇宙起源與變化的宇宙學模型,這個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的支持,一如NASA示意圖。圖中表示了宇宙的時間與空間,有一個起始點,一直隨著時間膨脹到現今的宇宙,而不同的星系也逐漸形成。這世界真有一個開始!聖經一開始不正是這麼寫道:「起初,神創造天地。」(聖經 創世記1:1)
他鋪張穹蒼如幔子
宇宙膨脹的觀念,直到二十世紀才發現。殊不知聖經在主前700年,就有十處五位不同作者,提到了上帝鋪張穹倉(stretched the heavens)。「他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聖經 以賽亞書40:22)
大爆炸與聖經創造的衝突!?
聖經不是科學的書,這是於三千五百年前上帝透過摩西傳達給以色列人知悉地球創造及人類由來。宇宙大爆炸理論與聖經記載世界的開始似乎看起來不謀而合,然而對於執著於聖經創世記文字詮釋的人而言,其主張地球只有六千多年[2];但大衛鮑森牧師及聖經學者等卻有不同的看法。
創世記「日 yom」:
- 24 小時
- 日子、時代 (上帝第四日造太陽、月亮)
- 一日如千年
- 摩西每日受啟示記載
- 神的日子
- 不等長科學對數日、第二天是第一天157.5億年約一半77.5億年
若是以聖經六日創造解釋,第四日才造太陽、月亮,「日」是24小時顯然不適用於前三日。因此,創造六日可以合宜地詮釋為六個創造時代,因此估算宇宙大爆炸至今138億年以及地球有46億年,與聖經沒有直接衝突。
[2] 六千年創造歷史迷思:愛爾蘭天主教會大主教(James Ussher 1581~1656)根據聖經記載及曆法考證,認為世界創造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禮拜天。
科學家故事另一章
科學界為過世的勒梅特翻案
雖然,勒梅特是第一個在1927年結合相對論與天文觀測數據發表的宇宙膨脹研究成果,也是第一個在1931年提出宇宙起出源自一個極小的「太初原子」,被稱為「宇宙大爆炸之父」。
但是,科學界長久以來將宇宙膨脹定律,稱為哈伯定律,膨脹係數稱為哈伯係數;因為是1929年哈伯廣為世界所認知的觀測結果,反倒第一個發現此結果的勒梅特,悄悄的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度過教學人生。西元2018年10月 29日國際天文學會(IAU)歷經過去數次提案,終於通過將「哈伯定律」正式更名為「哈伯-勒梅特定律」。
有趣的是「大爆炸之父是神父,神父之上有天父。」若對宇宙大爆炸的發現歷史做一個結論:神不偏待人!
愛因斯坦也認錯
科學貴在於不斷發現及修正錯誤,探討真相與原理。然而,科學家也是人,會發現現象背後的原理,也會犯錯。
西元1927年,勒梅特把自己的論文拿給愛因斯坦過目,當時持有宇宙靜態論的愛因斯坦對他提出的宇宙膨脹論不以為然,還評論說:「你的數學計算無懈可擊,但是物理方面的觀點糟透了。」 (Your calculations are correct, but your grasp of physics is abominable.)
還記得愛因斯坦1917年在廣義相對論中加了一個「宇宙常數」企圖維持穩態宇宙,以符合當時的觀點? 但愛因斯坦最終承認:「這是我一生中犯了最大的錯誤。」
科學難以回答的問題
牛頓曾說過:「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星球間的運動,但無法解釋—誰使星球間如此運動?」科學可以解釋自然界現象,對於無法解釋意義及為什麼。至今,我們仍無法回答關於宇宙大爆炸的其他問題:
大爆炸無限能量的來源是什麼?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
誰啟動大爆炸?
大爆炸的目的是什麼?
宇宙膨脹未來發展至終為何?
這幾個問題至為關鍵,卻不是屬於科學要回答的問題,在探索科學與信仰的路上,也決不能被輕忽。
從亙古以前到我們所無法企及的未來,整個宇宙與人類歷史在永恆時空中只佔了一小段,我們所知道的其實相當有限。莫非,這是合乎科學、超越科學的聖經,是造物主為人類留下的一個重要線索?
生命起源衝突:化石
你看過化石嗎?說到化石,你會想到什麼?
化石的年齡真的那麼久嗎?這麼古老的東西裡竟然也有新發現?
從古老化石聯想到的問題
恐龍活在六千多萬年前嗎?
自1822年,在英國曼徹斯特發現第一具恐龍化石後,引發了人們對於這巨大脊椎動物的興趣。科學研究關於恐龍在6500萬年前,已經從地球表面消失。
西元2007年,瑪麗.史懷哲(Mary Schweitzer)博士在恐龍骨骼中發現了軟組織,包括血細胞、血管和膠原蛋白等。根據測得的降解速率,即使將這些軟組織保存於溫度零度(暫不考慮恐龍生活的溫暖氣候),理論上這些組織也不可能存留幾千萬年?因此,恐龍真的是六千多萬年以前消失的古老生物嗎?瑪麗.史懷哲博士的發現令人充滿困惑與好奇!
舊約聖經約伯記40章記載上帝要約伯去看一看、想一想,是誰造了這一個出現尾巴如香柏樹的動物(behemoth),雖然中文聖經翻譯成「河馬」; 顯然,今日河馬的短尾與其相差甚遠,反觀古生物恐龍,倒是與這樣的描述較相似。事實上,我們也無法斷定這段聖經記載的動物(behemoth)就是恐龍,今日亦不見牠(behemoth),而化石紀錄中的恐龍與約伯記的描述相近,讓人不禁好奇:約伯那時候曾經親眼見過恐龍嗎?
石化原料是古生物變成的?
談到恐龍與今日的關係,讓人聯想到大量且普遍使用的石化燃料。現今大多數人認為石油是由藻類及恐龍等古生物,長期埋在地裡經過高溫高壓而成,這就是所謂的生物成油理論。
然而,人類使用石油卻已超過半個世紀,而每天有將近一億桶的石油原油產出。想想看,若是一隻恐龍經擠壓後能產生一、二桶原油,即或有上億隻恐龍曾經死在一起,但一年365天地球竟每天能持續產出近億桶原油,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我們不得不懷疑石油的形成原因,且至今仍然是個謎。
化石年齡遠超過聖經六日創造時間?
隨著大量化石被發現,放射性元素定年技術日益進步,現今大多數人相信地球年齡估測約為46億年;恐龍化石的年齡則在2.3億年到6500萬年前存在於地球。這樣的說法與聖經創世記第一章的六日創造,基本上差異不是很大嗎?
我們在宇宙大爆炸的專章曾經討論過:聖經創世記中的「日 (yom)」,摩西以希伯來文撰寫的語言辭彙,除了有一天24小時的意思外,同時也有時代、年代等時間區段的意思。在創世記中因為第四「日」才造太陽、月亮,因而才有了一天24小時,聖經詮釋創造六日的時間,顯然是以六個時代較為相宜。
化石依序地出現一如創造次序
地質年代表中的脊索動物門
科學家依地球曾經發生的重要地質事件作分界,劃分地球歷史時間,稱之為地質年代表(如附表)。我們在這個表中,特別將動物界的脊索動物門出現順序標記出來,從寒武紀開始的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等化石陸續出現,和創世記精簡的記載第五、六日陸續創造海、空、陸主要的動物做一個對比,竟然有極高的巧合。
上帝在第五、六日創造動物
我們看聖經創世記第一章時,上帝以二日有依序地創造海、空、陸各種生物,其順序與地質年代表中的脊索動物出現相當雷同。
第五日:海— 首先創造(created)水中的魚類,繼而造水中活動生物。
空— 造各種鳥類。
第六日:陸— 造昆蟲、爬蟲類、哺乳類等;最後創造 (created) 人。
在這裡,我們觀察到不同地層中出現的生物化石,竟與3500年前摩西所寫下上帝創造動物的次序極相似,這實在令人訝異。
化石突然地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大多種動物門突然出現
寒武紀在距今5.4億年前約有六千萬年期間,其沉積岩是最古老且含有豐富化石的地質地層;反觀更早且更低地質地層中,並沒有或甚少生物化石出現。化石證據指出主要動物的生命形式,突然在寒武紀出現在地層中,且同時在世界上不同生態系統的多個地點出現,如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岩所挖掘的化石,和在中國雲南澄江等地的大量化石出土均可見而非特例。
生物學家把地球上出現過的動物界分類為40個動物門;其中34個是現存的,6個已經消失。而在地球歷史不到2%的寒武紀,其中竟然就有二十個動物門瞬間出現,這些不同動物門生命像變魔術式地突然冒出來,令生物學家費解。
難以解釋的演化歷程
生物科學課本提到演化生命樹的概念,不同物種生物逐漸演化出現且需要漫長的時間歷程。因此,在寒武紀地層中同時間大量出現的生物化石,一直是演化論學者的困惑,也是科學界仍在努力釐清的疑團;另一方面,不同類動物門的化石突然大量出現,瞬間呈現精彩生命的多元樣貌,這不就來自於聖經創世記上帝的「創造」?
生物化石是上帝留下的創造證據
欠缺演化中間化石的證據
從達爾文時代開始,一般演化論學者認為始祖鳥是介於有羽毛恐龍和最早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但隨著比其更古老、構造上也更接近現生鳥類的近鳥龍、曉廷龍和曙光鳥等相繼被發現,始祖鳥在鳥類演化學上的地位已經動搖,被新的古生物鳥類取代,也未發現有演化到近似始祖鳥的其他半成品證據。
演化是否從一種動物可以變異到另一種動物,或推論二者有共同祖先而各自而成新物種?因欠缺直接證據,演化論學者通常透過間接證據來支持其論說,對於中間化石的缺環或空白未有多討論,與現存百萬物種與化石出土數量相較,演化的中間化石證據顯得相當稀少。
生物各從其類,化石清楚分類
從過往至今的出土化石,其出現的方式型態可以說大部分是相對明確可分類的,沒有太多的參雜或混亂,正如聖經創造所採用的定律「各從其類」。
生物遺傳學上在染色體、基因、DNA陸續發現後,發現許多鳥類有80條染色體,因而推測恐龍有相似的DNA與染色體。藉由分子生物學,相似動物可歸類為演化的一支,但在實證上,卻仍有許多未知。更不用說,迄今無證據指出演化可以實現在染色體不同的動物上。
今天對於四十個動物門(已經消失6個),可以進行清楚的生物分類,是因為化石本身也是清楚地分類。雖然可以找到很多化石的骨骼相關性,但沒有疑問的,真實的生物從沒有演化成一團糨糊或是發現無法分類的生物體,多是可以清楚地分門別類。顯然地,「各從其類」是生物的過去、也是現在的實況,未來,相信應該也是可以如此明確區分不同的生物。
上帝看一切創造的都甚好
對於過去地球歷史的探索,除了繼續挖掘可能的證據外,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有限,歷史無法重新來過,去驗證生物學家的論述,只能憑科學推論的成果,試圖對於過去的生命出現方式一窺究竟。
面對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生命從無到有,且多種形態的動物化石,我們看見生物化石:(1)有的依次序出現,(2)有的突然出現,(3)過渡化石的實際證據極為稀少。綜合各方面訊息,在在都指向這一切與聖經創造記載是相合的。大量化石的出土,除了指出真實世界欠缺生物演化的半成品,反倒是從每個過去的化石、每個現有的生物,都看到是美好的成品。透過對歷史化石的重新審視,上帝創造萬物無疑提供了完整的答案。
生命起源衝突:基因演化
DNA、基因、染色體,你知道多少?
相似與差異,那個才是重點?這深藏在細胞核裡的東西,竟然有這麼多的奧秘?
生命的編碼訊息—染色體、基因、DNA
自十九世紀進入二十世紀,生物學家逐步了解細胞及探討生物如何將生命繁衍及運作的編碼訊息傳給下一個世代。
染色體是真核生物特有的構造,主要由雙股螺旋的去氧核糖核酸和5種被稱為組蛋白的蛋白質構成,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基因,在生物學中是指「攜帶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自從確定遺傳信息的分子載體為核酸後,基因即指能夠遺傳且具功能性的一段DNA或RNA序列。
人類細胞核中的23對染色體,人類基因體有三十一億對DNA鹼基,雖然有2-2.5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但實際上只有1.5-2%真正用來給蛋白質編碼的。原本科學家以為從簡單生物體到複雜的人類,基因數目也是從少到多。但令人驚訝的是,其他簡單生物體如:蠕蟲、蒼蠅的基因數,也差不多是二萬個。[1]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擁有相同的生物遺傳密碼,這指出所有生物必然都有一個共同來源。因此,人們難免會問:
從無到有:比起奈米級半導體還要精密複雜的生物,生命遺傳訊息是如何在生物體建立起來的?
生命來源:不同生命是自然形成、來自同一個共同祖先?還是非自然外力介入、來自同一位的創造主?
生命元素可以無中生有嗎---米勒尤里實驗
西元1953年,米勒與尤里在芝加哥大學實驗室模擬地球早期環境,以試圖創造生命物質的產生。在實驗中,他們將水(H2O)、甲烷(CH4)、氨(NH3)、氫氣(H2)與一氧化碳(CO)密封於無菌狀態下的玻璃管於燒瓶內,並將其連結形成一個迴路。裝置中的一個燒瓶裝著半滿的液態水,另一個則含有一對電極。首先將液態水加熱促使其蒸發,進而產生水蒸氣;而另一燒瓶的電極通電後會產生火花,以模擬閃電。水蒸氣經過電極之後,又再度凝結並重回原先裝水的燒瓶中,使實驗得以循環進行。(如圖)
經實驗後一週,觀察到其中10%~15% 碳以有機化合物形式存在,並有2% 氨基酸,可以構成核酸的原料,但可以形成DNA或RNA的左旋核酸並未出現。即使後來有許多科學家想進一步合成生命基本物質(即蛋白質與DNA),卻始終沒有成功。
實驗四十多年後,米勒教授說:「生命起源的奧秘,原來比我和其他大部分人所估計的更難解開。」如果生命果真那麼容易誕生,誕生後有適當的環境存活,生命存活後有繁殖的機能,那生命就應該早已在地球上發生過許多次了!
生物遺傳訊息的相似與關鍵差異
基因序列的相似性
現在基因定序技術突飛猛進,除了細胞基本結構是相似的,而不同生物外表雖差異很大,而所承載的遺傳訊息,從相似共通的工具基因,到各具特色的關鍵差異基因,可以透過DNA基因定序清楚的呈現出來。
綜觀不同生物的基因比對,其中特別是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序列(佔1.5%-2%),可以看到不同生物基因序列的不同相似性;而黑猩猩是現存生物中與人類最相近的物種,其基因相似度高達98.8%;人與黑猩猩卻仍明確有別。
染色體掌握生物繁衍界線
生物的遺傳訊息由於細胞內正常的化學反應,加之環境中的輻射和有毒物質的影響,如香煙、燒烤食品和工業廢物等,在正常的一天內,人類細胞內的DNA中可能會有一百萬個的鹼基被破壞改變,而遺傳基因也會隨之改變。
但不同的是,同物種生物無論在演化或繁殖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始終是維持不變的。如:黑猩猩有48條染色體,人有46條染色體,都是明確有別。
以人類為例,不同人種、性別,無論是在高山或於世隔絕的海島,古人或現代人,他們的DNA雖有不同,但相似性高達99.9%。因此,若要發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連結或差異,可以用DNA親子鑑定。但若要進行不同生物間的差異比對,染色體數即呈現明確的不同。
[1] 資料來源:科學人第88期,2009年6月1日。
同物種演化—僅限同染色體數
生物遺傳訊息(DNA)儲存在細胞核的染色體中,能確保生物持續繁衍相同物種的後代。因此,雖然生物基因會因環境刺激或生殖繁衍而改變,但物種染色體數卻是始終不會改變的。
在某些特殊狀況下、可能發生基因序列突然變化或染色體數增減,但這樣的變化從生物成長或物種繁衍的角度來看也是有其限制的。如:二個不同物種交配生殖(如:馬與驢交配生下騾),通常這些與正常染色體數不同的生物,是無法繁殖後代的。
動物各有明確不同的染色體數
生物到目前為止有動物150萬種,植物約有45萬種,最多的染色體數的是一種稱為網眼蛇舌草的植物,估計有1440條。而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染色體都在100條以內,因此,有一些屬於不同類的動物卻永有相同的染色體數,如貓科的貓、獅、虎、豹,都是38條染色體。有一種中國小鹿「麂」和人一樣都是46條。至於鳥類,大部分是80條染色體。 相同染色體數的動物可能是屬於不同類,但不同染色體數的動物一定是不同類。如綿羊的染色體是54條,卻有2百多種的綿羊;山羊的是60條,亦有1百多種山羊;綿羊與山羊無法自然繁衍,兩種羊之間,可為涇渭分明、無從混雜。
染色體數變異與遺傳疾病
以正常人類46條染色體而言,與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都是染色體48條,雖然很相近,卻是明確有別。人類如果染色體數多了一條成為47條,主要的疾病就有:唐氏症、艾德華氏症、巴陶氏症、柯林菲特氏症等遺傳疾病。而少了一條成為45條,則成為透納氏症患者。染色體數稍有變化無論是增減一條,常常導致遺傳疾病發生,或是無法生育、或是嚴重影響健康早逝。因此,就現有所有的證據,無論生物如何演化改變,每一類正常生物的染色體是明確且固定的。而染色體的改變,無論是自然繁殖形成,或人工外力造成,生物卻往往是有病態或不能生育的。
因此,演化實際上允許在同物種間發生,僅限同染色體數的物種,也是與聖經的創造生物定律—各從其類—是相合的。至於跨物種演化能突破染色體數限制,雖已廣為學校教科書採納,在科學界也是廣被接受,但就染色體數而言,只能說仍是一個科學推論,欠缺直接證據。
跨越世代的生命編碼訊息
不可言喻的生存語彙---蜜蜂搖擺舞
曾經獲得1973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卡爾・弗里施(Karl von Frisch)觀察蜜蜂飛行發現,蜜蜂會以搖擺舞與其他成員分享花蜜的確切位置,如:與太陽間的角度代表方向,並以搖擺繞圈的數量多寡表示距離長短。
當我們仔細觀察蜜蜂搖擺舞,會看到一個小的八字形圖案(搖擺跑,又稱搖擺階段),然後向右轉圈回到起點(返回階段),再進行一次搖擺跑,然後轉身向左轉圈;依此類推,在搖擺跑及左右轉彎間規律交替。
科學家透過觀察發現不同品種的蜜蜂擁有不同舞蹈的「語言」,每個品種或亞種舞蹈的弧度及時間都各有不同,這樣通過舞蹈交流傳遞社會信息是蜜蜂與生俱來的溝通能力,就刻畫在蜜蜂的遺傳基因裡。
神奇的最佳空間結構—蜂巢
仔細觀察蜜蜂的蜂巢,是由一個個正六角形單房組成,每個房室大小一致、上下左右距離相等,房房緊密相連;其由蜜蜂分泌的蠟製成,用於儲存蜂蜜、花粉和幼蟲。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蜂窩為何以六邊形結構建造?
除了對稱感外,蜂巢在節省蜜蜂勞動力和蜂蠟方面可說是完美至極。波蘭博學家 Jan Brożek (1585–1652)推測,以最小化邊界覆蓋具有相同區域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六邊形結構。
然而,這天生的神奇能力是怎麼來的呢?也就在蜜蜂與生俱來的生命編碼中。
不畏艱難的返鄉之路---鮭魚洄流
鮭魚洄流是鮭魚從深海洋游回到淡水河出生地的歷程,而這當中的過程讓人驚嘆。出生在加拿大內陸河床的鮭魚卵孵化成魚苗,存活下來的幼魚隔年春天,以就是半歲大時,會隨著河流入大海,若幸運地在北太平洋中成長為成魚,其體內荷爾蒙促使牠們開始一生最重要的使命,靠著本能三年半從大海迴游到出生地,每四年一個循環,出人意外的規律;通常牠們會以不可思議的精確度返回出生的河流、小溪、池塘,甚至躍過瀑布與急流一切攔阻,進入內陸河甚至長達五百公里之遠,只是為了回到當初出生的產卵地繁衍下一代,其堅毅與搜尋地點路徑的精準度,數年後仍是歷歷不忘,令人驚異。這若不是鮭魚體內設定的天命,他們如何完成這傳宗接代的艱難任務?
跨世代飛千里的旅程---帝王蝶遷徙
每年春天,百萬隻帝王斑蝶孵化,從墨西哥中部高原的杉樹林往北飛,歷經三代到達美、加邊境。每年秋天,這一代的百萬隻帝王斑蝶又從北美加拿大洛磯山脈,一路經過美國加州,穿越三千多公里,再降霜前到達三代前出生的墨西哥中部高原的杉樹林度過寒冬、並繁殖下一代。
前幾代的蝴蝶從來都沒有到過越冬的地區,也沒有親屬領導他們前往,從蛹孵化下來就曉得往北飛,歷經三代再一口氣南飛回原始墨西哥棲息地;這當中必定有一種遺傳機制在調控這些蝴蝶的遷徙行為。
神經生物學家們透過對帝王斑蝶的基因體進行解序來找這神奇的答案,發現帝王蝶擁有天生的羅盤系統,其大腦中有著控制新陳代謝功能和發出遷移信號的生物鐘等。
(影片來源:國家地理頻道-帝王斑蝶的壯麗遷徙)
DNA—上帝顯示給人類的語言
看了這些大自然生物的絕妙行為,基因蘊藏著精密的世代遺傳訊息,令人歎為觀止。
當美國「人類基因體計畫」於2003年完成時,計畫主持人柯林斯博士(Francis S. Collins)說:「當我首次窺見我們自己的說明書,那原先只有上帝才知道的,這讓我更加謙卑和敬畏。」[2]柯林斯博士相信人類基因圖譜是上帝給人類的生命語言。當他愈深入了解DNA的精密結構與複雜運作,愈理解到人類這樣的生命不可來自一個無心的偶然,一切條件剛剛好讓地球上的生物或人類出現,這個完美組合看起來就像是一種天意。
上帝用話語創造世界,人類基因體序列則以DNA語言寫成。在每個生物的基因DNA都會微幅變動之際,獨留下染色體數目不改變,如同聖經創造的定律——各從其類——牢不可破,形成同物種演化的事實,將跨物種演化論說推到角落、扮演待釐清的角色。
大自然的生物透過這生命編碼語言,以各從其類的方式滋生繁衍及生存發展,這一切豈不是令人讚嘆?
人類起源衝突:演化論
從我們開始上學以後,自然科學及生物老師是這樣跟我們說的...
這些都是真的嗎?怎麼跟我在聖經創世紀看的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達爾文的演化論
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從盤古巨人開天、女媧造人、上帝用泥土造人等等,眾說紛紜。直到19世紀起,生物學家為了探索生命來源、了解古今生物間的關係,開始透過科學方式探索生命的起源。經過長久討論及蒐集演化證據,科學界提出各式論點來說明生物演變的過程,這些有關生物變異及演化的學說,通稱為「演化論」。其中,又以我們熟知的達爾文演化論最具代表性,對於日後生物科學發展影響甚鉅。
物種變異、天擇及共同祖先論述
西元1831-1836年,達爾文在南美洲的島嶼群上觀察到今日稱為達爾文雀的為了生存,因應環境而變化出不同的嘴喙,為了可以吃到植物種子或捕食魚類等,因而發展出以「天擇」為主的演化學說。
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前兩章探討了物種的變異,他認為變種為物種正在形成的過程,至於物種的邊界是模糊不清可跨越的。然而,達爾文也坦白地承認這世界的物種其時是清楚明確的,他認為這是因為天擇導致這些變異中的中間生物(過渡化石)被消滅;而這些中間變種生物存在的證據,則極少見的存在於殘缺及間歇的化石紀錄中。
因此,達爾文提出了共同祖先源起的理論。他在其手札筆記所畫的生命演化樹中寫下「我想(I think)」,從同類相似物種推論有共同祖先,逐步推論到不同物種的演化有共同祖先;這是達爾文思考跨物種間關係的大膽推論,希望能針對多樣性生物,找出共同發展的脈絡。
如今「演化論」的推論已被科學家普遍接受,甚至取得科學事實的地位,許多科學家認為其可靠程度和「地球是圓的」、「物質是由原子組成」一樣不容懷疑,但達爾文的「I think」是昔日的假說?還是今日的真理?或著在今日還是假說?
同物種演化事實
基因、DNA會微幅改變
“演化是真的”這個說法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我們需要仔細分辨這個說法並不是”全部的真相”。
透過達爾文實地觀測到的事實,我們知道鳥類嘴喙因應生存而變化,且因遷徙他地發展不出同族群的生殖隔離,這同一物種在外觀生理上的變異發展,的確是確實可觀察的。
但是,從遺傳學裡的基因定序來看,因環境變化、或內外在刺激、及生殖繁衍,致使基因、DNA都會在繁衍過程中微幅改變,也就是同物種演化的發生是真實的;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微觀演化。
生物染色體數不變---各從其類
不論外觀、功能改變,或即使基因、DNA有變演化,世代繁衍交替中的生物的染色體數始終都維持不變;相同染色體數的物種,可透過基因性狀變異遺傳至下一個世代子嗣中,都是發生在相同染色體數目的同物種身上。這個生物事實與現象,與聖經創世紀中生物「各從其類」地滋生繁衍,正是不謀而合。
跨物種演化推論
演化可歸類,不等於生命可實現
隨著科技進步,遺傳學家發現不同種類的生物間有部分相同或類似基因,這就是專家所謂的生物親緣性,因而結合達爾文演化論與遺傳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系統分類學、古生物學等,發展出現代演化綜論,進行近一步的生物歸類間的關係探索。
但是,不同物種染色體數目不同,並無法透過交配得到可持續繁衍後代的新物種,如馬(染色體64)驢(染色體62)雖交配生育騾(染色體63),卻無法孕育繁殖下一代。並且,若正常生物的染色體數量有變化,則必然衍生遺傳疾病、畸形或提早夭折、無法生育等,致使其無法發揮生物體原有的正常功能。以人類來說,即使黑猩猩基因與人類有98.8% 相似,但人類染色體有46條染色體,與黑猩猩的48條,兩者迥然有別,完全無法跨越。因為,人的染色體多一條(47)或少一條(45),就是嚴重的遺傳疾病,如唐氏症等。
人類和黑猩猩、其他生物的DNA,彼此間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但每種生物的染色體都是明確有別,使得物種演化的進行限制在同類動物的事實,讓染色體數目成為天然的演化屏障、難以跨越的限制,也保護各種生物的健康遺傳。
共同祖先,非自然繁衍,需外力
達爾文以演化生命樹的觀念來描述物種起源及生物的多樣性,進而假設生物不同物種間有其共同祖先,完成跨物種演化的推論機制。跨物種演化以共同祖先推論,雖然可以解釋突破生物間的染色體數屏障,以形成新的可生育繁殖的物種;但事實上,回到真實世界,這個推論過程除非有外力介入,否則是難以自然發生的。
極缺演化半成品
如達爾文的主張,若物種與其變種間是連續性的漸進演化,那麼這世界的各種生物,在形態上的變化應該是一系列僅有細微連續差異的生物,而非實際所見物種和物種之間具有明確的區隔。換句話說,我們不就應該隨處可見數不清的生物以過渡形式呈現嗎?並且,各個地質地層中應該會看得到生物變異過程中充沛的「過渡化石」[1]出土;且各系列經過無數代演化的過渡化石,其種類及數量總和,理應遠遠超過現有生物的種類數量。
事實上,我們只有看到相當稀少數量難以分類的過渡化石。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累積發現了上億件的化石,卻鮮少看到介於二種類生物間的過渡化石;這種「化石缺環」(Missing Link,失落的環節[2])現象是非常明顯的。為什麼整個自然生物界物種不是混在一起?這事實明確地告訴我們:中間過渡化石的證據不足。
寒武紀的演化困惑
在距今5.4億年前後約六千萬年期間,多種水生動物門突然出現在寒武紀地層;而在更早且更低地質地層中並沒有或甚少生物化石出現。其中大部分的生物外觀及功能都已經相當複雜且多元,而所有的生物樣貌,沒有一個是其他類型的始祖。因此,在寒武紀地層中同時間大量出現的生物化石,與演化論的生命樹能逐漸演化出不同類生物、且需要漫長時間歷程,是明顯不合的。這個事實難以解釋演化樹所需要的演化長時間,也因此,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雖然提出許多解釋,卻也一直是演化論學者的困惑。
演化論的影響
自達爾文十九世紀中葉提出演化論後,原本相信上帝創造世界及生物的人開始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看到一百多年後在美國受到演化論說影響的情況仍在持續增長中。
在1983-2019年間,蓋洛普調查美國人對於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到認同演化論(人類是幾百萬年前由低等生物發展出來,但是上帝不曾參與該歷程,結果呈現同意的人愈來愈多,增加13% (從9%增加到22%);仍認同上帝創造現在人類的人數(灰色曲線),降低11%。
支持科學、演化、創造、無神、及有神等論者,他們的關係並非是絕對的。今日科學界相信演化論者比例高達97%,但相信演化論者並非就是無神論者。西元1916年調查生物、物理、數學家,40%相信有一位可以禱告且期待回答的神;1997年針對科學家的調查比例幾乎一樣。
然而,主持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12年(A.D. 2009-2021)的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卻透過科學面對信仰省斯,從一位無神論者變成基督徒,當他完成人類基因定序計畫時,他說:「我們首次窺見我們自己的說明書,而那原先只有上帝才知道的,那讓我更加謙卑和敬畏。」
演化論學者的信仰
近代演化論的代言人道金斯 (R. Dawkins) 認為「相信演化論,就一定得相信無神論。」事實上,演化論專家的信仰不完全都是無神論者,亦有不可知論者、及有神論者。
對演化論有巨大貢獻的達爾文,當年在「物種源始」第六版的最後結語亦特別增寫到:「生命及其若干能力原來是由『造物主 the Creator』吹氣到少數形式或一個形式裡的。」因此,即使是公認的演化論創立者達爾文,也不是一個無神論者,至少可以說他是一位不可知論者。
你會再思新證據?
綜觀生物可以清楚分類,正是因為演化到一半的生物、化石極少見、甚至欠缺。在分類微觀方面,動物迄今已發現125萬種,每天仍不斷增加,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演化物種; 在宏觀方面,動物門有40個,6個已消失,迄今無新增,且在寒武紀短時間內大量出現。生物的滋生繁衍,演化論提供了科學上的解釋,而實際上有關生命的演化限制,卻往往被忽略了。
若有今日基因遺傳的知識,既證實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DNA有其相似性,也明白同物種無論如何演化,其染色體數維持不變。從「各從其類」的角度,可以直接得到科學與信仰的和諧。在150年後的今天,達爾文是否能再思演化論的範疇?教會今日也可以科學的角度回應聖經所說:「各從其類是真理,同物種演化是對的。」
人類起源衝突:人與猿猴
澄清對演化論的誤解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這是許多人從小被灌輸的觀念,更是早期學生考試時的標準問題與答案,但究竟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
自從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就有許多人開始探討「人類的起源」,由於人類和猿猴無論是體型、骨骼、頭蓋骨、都非常相像,所以不少人開玩笑地說:「人是從猴子變來的。」
誤會多年的插圖!多年前,更有位美國自然插畫家繪製了包含猴子、各類猿人、與現代人的側面站立圖,一一排列作為漸進式的比較,這幅畫被製成科普插圖,廣被使用在課本和博物館中,因此讓許多人對「人是從猴子變來的」這句話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更把這觀念奉為經典。
然而,這樣的說法畢竟只是「都市傳說」,讓我們來還原一下歷史現場:當達爾文在當年發表「物種源起」時,為了想要解釋人和猿猴的演化關係,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說:「人跟猿猴這麼像,會不會他們有一個共同祖先?」這樣的說法掀起科學界一陣譁然,並引起熱烈的討論,有一派科學家支持達爾文提出來的「進化論」,也有不少科學家質疑,「如果人是猴子變的,為什麼世界上還會有猴子?」
直到現在,科學界仍沒有清楚的證據支持「人與猿猴有共同祖先」,隨著達爾文的「演化論」取得科學事實的地位,更有許多人以為歷史課本上的「進化論」,就是生物課本常見的達爾文「演化論」,台灣的108課綱在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單元中,已針對「演化論」不是「進化論」這點加以說明。猿猴與人的關係究竟有多少?
人與猿猴的比較
身體—最為相似
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人和猿猴可能有一個共同祖先?在生物分類學中,人與猿猴因身體結構相似,因此同被歸類為「靈長目」動物。學者曾運用不同方法探討不同靈長類動物間的關聯性,包括:DNA、抗體反應及骨骼化石相似性方面。
經過DNA實測,人與黑猩猩最相似,其次為大猩猩、紅毛猩猩及長臂猿。而在抗體反應上,人與黑猩猩及大猩猩較為相似。在化石、骨骼方面,和人類較類似的則是紅毛猩猩。這些人為的比較方法,讓我們瞭解人與猿猴間的確有相近的關係。
隨著科技進步,近年生物遺傳學家更透過基因定序及比較發現:黑猩猩與人類在基因相似度高達98.77%,可說在現存所有靈長類動物中(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倭黑猩猩、狒狒、獼猴等),與人類最為相似的,而黑猩猩的身體骨骼也與人類很相像,其體形多毛,四肢修長且可握物,以半直立的方式行走,能使用簡易工具,也有基本社會群體組織,這些特徵都與人類的基本功能有相似之處。因此,「人跟黑猩猩有共同祖先」這一說法,被生物演化學家廣為論述。若依照推論DNA改變1% 需要450萬年來演化,認為人類與黑猩猩是近親,在大約六百萬年前演化分支,然後各自獨立演變發展。
基因存有關鍵差異
19世紀的科學家,對此演化說法爭論不休;到了21世紀,更多新的科學證據被發現,真理越辯越明。雖說黑猩猩是現存生物中與人類生理結構最相近的物種,但當人與黑猩猩的基因定序於21世紀初完成後,生物學者發現,人類獨特的「遺傳編碼」,在某些關鍵的基因組上,卻與黑猩猩有顯著的關鍵差異。
所謂「遺傳編碼」,就是DNA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其中存在於大腦皮層皺摺、影響腦容量、語言發展、手指功能、消化澱粉等基因部位上,差異尤其關鍵而明顯。例如,在影響腦部表現的基因部位(HAR1),人類與黑猩猩有18個鹼基差異;但是黑猩猩其他脊椎動物在這部分差別並不大,例如,黑猩猩與雞在這基因部位只有2個DNA鹼基不同。由此可見,雖然人與黑猩猩的生物編碼蛋白質基因整體有高度相似性,但是在關鍵部位的DNA鹼基差異卻甚大。
那麼,人類有可能是黑猩猩不斷發生基因突變進化而成的嗎?一般來說,基因突變通常會產生對生物有害的結果,有益的突變非常少見。而如此關鍵的基因差異,絕對不是一種隨機產生的突變結果。即使是最原始的野人,和最聰明靈動的猿猴之間,都仍有一條差距甚大、難以跨越的鴻溝,若將中間的橋樑解釋為「基因突變」,顯然還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此外,人的語言發展基因FOXP2明顯與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及恆河猴、老鼠的基因不一樣。這個和語言相關的基因就是形塑人類文明的關鍵之一,進而使人類發展出藝術、科學等社會文明,與其他動物迥然有別。
染色體數明確有別
即使人與靈長類動物有許多相似性,甚至與不同的猿類DNA相似性都超過90%,但他們的染色體數卻仍然明顯有別。染色體在19世紀就被發現,但是直到20世紀,科學家才首次發現人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46條,而黑猩猩的染色體數為48條。
盤點人與黑猩猩的遺傳基因、染色體,差異如下:*DNA:31億鹼基對,98.77%相同。
*基因: 20000~25000個,至少17%有結構差異。
*染色體:人46條;黑猩猩48條。
如上一章所述,動物生殖繁衍時,其遺傳基因會微調或變化。但是,染色體數目對各物種而言,卻是明確不變的;一旦有變,可能造成罕見疾病或生殖問題。因此,染色體數成為跨物種生物間的界線。若人類染色體數產生變異(如:多一條、少一條),則可能會產生不同的遺傳疾病。如:唐氏症就是多了一條編號#21染色體,智商會受到影響,其他健康問題風險增加。
有一派說法是黑猩猩進化演變成人類的過程中,48條染色體被”壓縮”成46條,然而,黑猩猩與人類染色體除了數目不同,基因DNA更是有關鍵差異,使人之所以成為人,與其他動物明顯有別。特別在此註明所謂「染色體數目不變」的意義是:
1. 不是不能 生物學家找到染色體可以改變的機制
2. 不是不會 人的特例47條與45條的確存在
3. 是不容許 必然導致嚴重的遺傳疾病
4. 證據如此 迄今科學證據沒有改變
當然,也不是相同數目的生物就代表可以演化,因為有六萬多種脊椎動物,染色體數大多在100條內。因此有不少的生物使有相同的染色體數目,如與人南轅北轍的中國小麂(一種小鹿)都是46條,到同一科的貓、獅、虎、豹 (38條),而強迫獅與虎交配所產生的獅虎或虎獅,都已無生育能力。
人與猿猴的大不同
人類和所有動物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為「萬物之靈」。
從全人角度來看,一個人是由「身體、靈魂與靈」共同組成的。*身體 body:含括骨骼、器官、神經、染色體等。
*靈魂(魂) soul:是指思想、意志、情感與人格、個性等。
*靈 spirit:指的是精神層次,與良知、道德有關,對意義與永恆的追求等。自「演化論」問世後,人類學家、科學家著重在身體形態與生理運作的相似性,因而推展出演化的可能,然而,人類真正的可貴之處,在於「靈」的偉大。如果從全人角度來比較人與猿猴的不同面向,我們會發現:
1. 身體相似—人與黑猩猩、猿猴等,雖然構成身體的物質元素相同,且生理運作機制類似,但基因卻存有關鍵差異,且染色體數不同。因此,人與黑猩猩之間的演化,實際上仍面臨難以跨越的演化障礙,除非有外力、不自然的介入。當然,那也就不算科學所說的自然演化了。
2. 靈魂大不同—根據動物研究專家觀察,黑猩猩不只有智力展現,在群體之中也有情感的表露,但就語言、文字、創意與智慧等各方面,人與黑猩猩的表現卻大不同。人類的科技在今日上至太空,下至深海,居住於高科技的摩天大樓; 而黑猩猩今日所棲息,仍是多年前的天然的叢林。可見人與黑猩猩在靈魂上分屬於不同層次,甚至可以說難以演化。
3. 唯獨人有靈—人會問:「我從哪裡來?死後要往哪裡去?」表示人有「靈」。人類最為獨特的,是有道德良心、會去尋求永恆的意義,這是在所有動物身上都看不到,唯獨人類才有的特質,不是演化所能解釋。人與猿猴在「靈」的方面完全不同,動物雖也有所謂的「靈性」,但明確的說是有靈魂、有智慧,會忠心護主或英勇相救,但是不會望著天空思考靈魂的歸處,人類有「靈」,相對於其他動物的付之厥如,人是無法從猴子演化而來。
「人類基因定序計畫」主持人柯林斯 (F. Collins) 說:「人類是唯一無法以演化去解釋的生物,包括道德律的存在(明辨是非)。」而聖經對於人類起源又是如何解釋的呢?聖經明載:「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 這段經文是描述亞當被創造在伊甸園,聖經上說,人類與野獸的身體都是上帝用塵土造的,但人士獨特依照上帝的形像造的,因此人有與上帝可以溝通的「靈」。今日,科學家的重點多在研究人類與動物身體的骨骼、器官、DNA的相似性上,欠缺對靈魂與靈的比較差異。
然而,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不在於身體,而在於靈魂,智慧、創意的大不同。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兮?」人類與禽獸最大的差異,在於上帝造人時的吹氣,使人有靈,有道德良心、會去追求真善美。這些唯獨人有的「非物質」特質,雖然看不見也沒辦法用科學來測度,卻遠比看得見的身體物質與遺傳基因,更能影響世界,也更顯出上帝創造時對人類所賦予的珍貴價值。
在萬物之中,人是如此特別。上帝不只創造人,還在聖經裡寫道:「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11)當中提到的「永生」,就是人的「靈」所在,「靈」的空缺,會讓人想要尋求崇高力量或是造物主。
當一般人說:「人是從猴子變成的。」上帝卻早已在聖經中寫道: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和樣式創造的。(創世紀1:27) 上帝是個靈,不是物質肉體,與其說人在外觀上與上帝相似,不如說人是在性情上,有著公義、聖潔、創意智慧的特質,與上帝相同。
人類充滿高度智慧,遠非其他低智慧的猿猴及其他動物所能及,聖經把我們稱為「有靈的活人」,擁有上帝所吹的生命氣息,這正是人的尊貴之處。捫心自問,人類覺得自己比較像猿猴,還是比較像上帝呢?
人類起源衝突:史前人類
人從哪裡來
每當新聞報導人類考古學家發現某種史前人類的骨骸時,或宣告說這可能是人類最早的化石十,總是吸引人的注意力。「人從哪裡來?」這是人類從古至今都愛追問的核心問題,更隨著科學上的新發現,一再改寫教科書。到底,誰才是人類的祖先?這是人們心中的大哉問,更說明了人與動物除了身體之外,在心靈上有不同的渴求。
最早出現的史前人類
讓我們跟著考古學家一起來尋找答案!
過去,人類考古學家曾經在東非洲發現一處3百多萬年前、兩個人行走的腳印,推估可能是當時南方猿人的腳印。根據350萬年前史前人類(猿人)實際骨骼,估測身高大約和現在小孩差不多(124公分);根據該化石及腳印的研究,考古學家發現那時代的「人類」,已是用兩隻腳直立行走。然而,他們就是現代人類的始祖嗎?
對人類學家來說,史前人類是現代人的始祖,從早期發現的猿人逐步演化成為現代人。長久以來,「南方古猿阿法種」被學界認為極有可能是人類始祖,而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女性骸骨「露西」(Lucy)是著名的史前人類化石代表。即使後來不斷有新發現的化石,也無法否定「露西」仍有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人屬群體之一。未來會不會有年代更古早的化石被發現?答案誰也說不準。
生物分類「人科」是人嗎?
關於「人類起源」,生物學家又是怎麼解釋的呢?我們可以仔細分辨生物學分類中「靈長目」之下的「人科」,包含:黑猩猩屬、大猩猩屬、及人屬。而當中的人屬,則含括史前人類與智人(共24種)。我們現代人是人屬裡的智人種 (Homo sapiens)。
今天全世界已經有80億人,但全都歸屬為一種人。因此,我們常說的「人類」、「人」(human beings)這個詞,指的是現代人,在身體上指的也是與20萬年前相同的晚期智人,有別於已全部消失的其他20餘種史前人類。
人類(human beings)這個詞,有別於生物學「人」的概念,主要在於社會性、文化性。人類有別於動物的性質就是人性,研究人和人類的社會科學叫人類學;生物學上也將智人稱作人類,以昭示其與原始猿人的分野。因此簡言之,我們現今口語中所說的「人類」,指的是現代人-智人。
誰是人類的祖先?
身體—史前人類與現代人
史前人類和現代人有什麼不同?讓我們來比一比。3百多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已可以直立行走,從身體骨骼結構來看,不同時期出現的史前人類,與晚期智人的身體形態似乎日趨接近。而比較各時期史前人類與智人的腦容量,會發現存在年代推測距今約3萬年的「尼安德塔人」,腦容量是最大的,有1520cc,但晚期智人卻只有1340cc。在生物分類學上,史前人類與晚期智人都是「人屬」,卻是不同的「人種」。
而從DNA來看,雖然現代人基因中有2%尼安德塔人基因,但現代人在遺傳基因DNA上明顯和史前人類不一樣。這又讓人類起源更加撲朔迷離。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屬於不同人種?還他們就是同種,屬於現代智人的亞種、無生殖隔離?科學界、神學界也還未有定論。
以基因DNA追溯人類始祖
隨著歐洲、亞洲、非洲等地陸續發現史前人類的化石,科學界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人類有共同祖先,那麼,最早人類的「誕生地」是在哪裡呢?
科學界在現代人類起源上,主要分為兩個主要論點:一為「多點起源論」,另一個為「單點起源論」。今日科學界多支持現代人類源出非洲的人類單一起源說,DNA粒線體(非洲夏娃)與DNA Y染色體(非洲亞當)的基因證據,強力支持所有現代人,不管是美國人、日本人、白種人、黑種人……,我們不僅擁有共同祖先(與演化論的共同祖先不同,是指同種人),且人類的原鄉來自非洲,推估其出現年代範圍是在距今3千年前至20萬年前。
看到這裡,讓我們先來歸納一下,依據不同的科學基礎,單就人類的「身體構造」來看,我們對人類祖先的認定,主要就有四種不同說法:
- 進化論:人與黑猩猩有共同祖先,600萬年前。
- 史前人類:從400萬年前開始的24種。
- 晚期智人:20萬年前已經與現代人特徵相同。
- DNA共同祖先:從最早20萬年前到3千年前的估測範圍。
靈魂/智慧—舊石器時代 vs. 新石器時代
除了身體構造以外,人類的文明也是追溯歷史來龍去脈的另外一條線索,也是古人思想、靈魂留在世上的寶貴印記。人之所以為人,除了身體外,還有靈魂。雖然靈魂不是有形物質,無法像骨骼化石般保留下來。但是,靈魂可以透過文明、文化呈現留下的遺跡,判斷其智慧的發展。
從人類考古學來看,舊石器時代大約是從250萬年前開始,不同的史前人類透過採集或狩獵方式生存;直到1萬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由狩獵採集方式進入農耕、畜牧階段,人類智慧突然大為提升,亦即所謂的「農業革命」,現代人的糧食供應與經濟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變。因此,即使在身體上20萬年前的智人已經與現代人相同,但在智慧上仍屬低智慧的舊石器時代,直到1萬年前,才開始現代人的文明發展。
而到了5千年前左右,世界各地同步發展出不同的古文明,包括:兩河流域蘇美文明、埃及古文明、古印度文明、黃河流域中華文明,亦有地中海文明、中南美洲馬雅古文明等。
在2、3千多年前,古人更展現出高度智慧的文化屬性,東西方哲學家、宗教家、思想家的輩出,從中國的的孔子到希臘羅馬的3大哲人、印度尼泊爾的釋迦牟尼,與摩西。至今,摩西在3400年前寫下的《摩西五經》,這本遠古、卻不過時的《聖經》前5卷書,仍深深影響猶太人從古至今的教育。雖然猶太人只佔今日人類的0.3 % 小小一部分,卻產生了超過1/4的諾貝爾獎得主。即使今日猶太人科學家也有不少的不可知論、無神論,但豈能忽視創世記的重要性?
若撇開身體構造不談,若以靈魂和智慧層面來看,人類的祖先有三種可能的答案:
- 舊石器時代:250萬年前的人類,有低智慧,包括在20萬年前的晚期智人,相對今日屬於中低智慧。
- 新石器時代:經過舊石器時代漫長的歲月,人在1萬年前,身體沒有變化,但人類突然進入新石器時代、智慧突然提升為「現代人」,因此,歷史上的古人在人類學中也屬於「現代人」,屬於同一類人。
- 古文明史:從人類考古學回溯歷史,五千年前異地同步的的古人,即呈現極高的文明與智慧。
5千年前、1萬年前、250萬年前,從不同角度回首,哪一個年代才是人類始祖的歷史呢?
人類智慧是瞬間爆發?
從考古學家探勘的發現結果來看:
- 距今400萬年前有多種不同的史前人類,到至多約20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出現。
- 從現代人DNA追溯研究發現Y染色體亞當及粒腺體夏娃,指出現代人與史前人類在20萬年前明顯有所區隔。
- 從2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改變糧食供給方式,生活習性改變。
由現在反推歷史回去:
- 約2500~3500年前,東西方出現不少哲學家、思想家及宗教家出現,從中國孔子、印度尼泊爾的釋迦牟尼,到希臘三大哲人及以色列的摩西,這些古人展現出高度智慧及哲學思想。
- 約五千年前,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瑪雅/印加、地中海文明等地古文明雖不同地方,卻差不多同時間出現。
從人類文明歷史發展的轉換中,我們看到在一萬年前到五千年前間,有一個明顯的智慧文明發展的斷層,這似乎是一個智慧的瞬間爆發,致使人類開始展現高度智慧。
亞當,你在哪裡?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聖經創世紀2:7)
從時間上來看,舊約聖經中的亞伯拉罕出現在西元前二千年,從亞當至亞伯拉罕共二十代也約二千年,因此,有學者推估亞當的誕生在至今約六千多年前。這個時間有意義嗎?比對人類考古及歷史演進,在距今五千至一萬年前間,人類智慧文明呈現有一個未知的爆發,人類文明史自此開啟及發展,產生了高度的古文明與思想智慧,並延續至今日。
從地理上來看,舊約聖經創世紀中的亞當被安置在伊甸園中,創世記第二章所描述的伊甸園,可提供其地理位置的相關線索。雖然,今日地理條件已與當時有所不同。但是,伊甸園所記載的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正是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巴比倫古文明位置;而古實地(今日的衣索匹亞),正是考古學上孕育非洲最早人類的搖籃。
從智慧文明出現來看,從史前人類的生存軌跡到近一萬年前的文明發展,我們看到人類的高度智慧就在至今五千年前至一萬年前突然出現,這讓我們想到舊約聖經創世紀中所說的亞當,其出現的時間不也似乎就在這個時候嗎?
亞當你在哪裡?從時間區段、地理位置及人類智慧文明瞬間爆發來看,今天我們難以找到亞當的骸骨,但亞當出現的時間似乎不言而喻。
三大起源衝突整合摘要
2024 最新【科創講員申請】
歡迎與我們聯絡,盼望有與您同工的機會
2024年最新課程消息
科學與信仰,人人可分享
科學與聖經創造-線上培訓課
領航人生啟發中心將在2024年3/6, 3/13, 3/20(三)晚上 20:00~21:30 ,舉辦一系列三次的「科學與聖經創造—六大衝突與化解A-B-C」網路培訓課程。
在今日教會青少年、基督徒、甚至牧者同工中,普遍難以面對科學與創造的疑問,亟需協助釐清。本培訓將介紹合乎科學事實、且合聖經真理的三把關鍵鑰匙A-B-C,首先探索科學與聖經的本質相合,並應用在化解六大衝突:
一、宇宙起源:1. 大爆炸138億年前 vs. 上帝六日創造世界
二、生命起源:2. 化石、3. 基因演化、4. 演化論 vs. 上帝創造萬物
三、人的起源:5. 人與猿猴、6. 史前人類 vs. 上帝創造亞當
期盼您在培訓後,體會科學與信仰是人人都可以分享的有美好盼望福音,也能親嚐「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巴谷書2:14)
科學與聖經創造-線上培訓課
領航人生啟發中心將在2024年1月8, 15, 22日(一) 晚上19:30~21:00,舉辦一系列三次的「科學與聖經創造—六大衝突與化解A-B-C」網路培訓課程。
在今日教會青少年、基督徒、甚至牧者同工中,普遍難以面對科學與創造的疑問,亟需協助釐清。本培訓將介紹合乎科學事實、且合聖經真理的三把關鍵鑰匙A-B-C,首先探索科學與聖經的本質相合,並應用在化解六大衝突:
一、宇宙起源:1. 大爆炸138億年前 vs. 上帝六日創造世界
二、生命起源:2. 化石、3. 基因演化、4. 演化論 vs. 上帝創造萬物
三、人的起源:5. 人與猿猴、6. 史前人類 vs. 上帝創造亞當
期盼您在培訓後,體會科學與信仰是人人都可以分享的有美好盼望福音,也能親嚐「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巴谷書2:14)
歡迎有興趣的牧者與弟兄姊妹報名參加!!
2023年歷屆課程培訓回顧
- 實體課程I. 2023年 1月14日@內湖行道會
- 實體課程II. 2023年 2月11日@內湖行道會
- 網路課程I. 2023年 3月18日
- 網路課程II. 2023年 4月 6日
- 實體課程III.2023年 8月12日@信望愛基金會板橋辦公室
大綱影音 分節短片
I. 科學與聖經⎯⎯本質相合嗎?
II. 宇宙:大爆炸138億年? 六日創造?
衝突化解⎯⎯ 以時代Age詮釋創造日 (日yom: 24HR/時代)
III. 生命⎯⎯ 生物演化多樣性? 上帝創造萬物?
衝突化解⎯⎯ 演化有界限Boundary (染色體數不變)
【化石】
化石⎯⎯清楚分門別類,缺演化半成品,留下創造軌跡
化石依序出現⎯⎯地質年代表(綱) & 第5, 6日依序創造化石同時出現⎯⎯寒武紀大爆發(門) & 第5日開始創造
福音整合:上帝創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基因演化】基因演化⎯⎯同物種演化,維持相同染色體數
福音整合:創造主設立遺傳演化界限,是對人民牲畜的愛護、保護【演化論】
演化論⎯⎯同物種演化是事實、跨物種演化屬推論
跨物種演化/共同祖先 vs. 上帝創造不同類
達爾文的結論⎯⎯萬物演化 +起源TheCreator
福音整合: 演化、生物化石、與聖經創造 (新)IV. 人⎯⎯人與猿猴有共同祖先? 人照上帝形像?
衝突化解⎯⎯ 唯人有良知Conscience【人與猿猴】
人與猿猴的身體相似、靈魂大不同⎯⎯難以演化
*福音整合:唯人有靈,有道德是非,照上帝形像⎯⎯無從演化【史前人類】
消失的史前人類⎯⎯與人身體最相似、靈魂大不同
現代人基因鑑定有始祖,演化有斷點⎯⎯Y染色體亞當、粒線體夏娃
人類的智慧爆發斷層⎯⎯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5千年前文明爆發
聖經伊甸園與人類學的考古相遇
*福音整合:唯獨人心渴望與創造主溝通,人從哪裡來?「科學與聖經創造」主題影音
科學追求真理,對宇宙、生命、和人類起源的第一因探索,汗牛充棟。然而目前學術界所呈現的似乎仍與聖經所陳述的有衝突。這不但令人困惑,即使基督徒、牧者、傳道者也難以回答。例如: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和聖經六日創造、生命的演化和上帝的創造萬物、人類與黑猩猩有同一祖先等,都衝擊到今日對基督的信仰。但實際上,科學不斷的發現,反倒與聖經是相合、而不是對立的。歡迎進入以下各系列的探討,看見聖經中的真理已經一一的被解開了。
歡迎點擊以下文字(A)&(B)觀看影片內容
快問慢答
宇宙大爆炸與聖經創造最大的衝突點在哪?如何化解?
二者對於時間的說明不同,宇宙大爆炸至今約有138億年,而聖經創造僅六天加上第一個人類亞當至今約六千多年,差異甚大。因此,我們以「時代」來解釋「創造日」,宇宙大爆炸至今的138億年就不難理解了。
宇宙大爆炸與聖經創世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有什麼原本即是和諧的?
宇宙大爆炸理論與聖經記載世界的開始「起初,上帝創造天地」,看似無關,實為不謀而合,當中有三個關鍵點是和諧的。
1. 時間有開始(起初)
2. 大爆炸需要無限能量(上帝創造)
3. 空間有開始(天地)
宇宙大爆炸中,什麼是科學無解、但聖經有答案的項目?
我們無法透過科學證明上帝是宇宙大爆炸的發動者,但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大爆炸與創造間的微妙關係:
- 誰啟動了大爆炸?
- 為何有大爆炸?
- 大爆炸之後的世界為何不是一片狼藉,而是井然有序?
- 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
科學難以回答上述四個問題,但是我們反倒能在聖經中找到答案。
聖經有提到億萬年的恐龍(化石)嗎?
聖經中對於消失的生物記載不多,但約伯記中有很特別的動物behemoth (河馬?),其尾巴像香柏樹。
雖然中文聖經將behemoth翻譯成「河馬」,但今日看到的河馬尾巴短小,顯然地與聖經文字記載相差甚遠,反倒是現今已消失的恐龍與這樣的描述較相似。我們很難確切地說這動物(behemoth)到底是什麼?但從它搖動尾巴如香柏樹等形容字句,或許有可能是恐龍。
註:聖經中提到的「香柏樹」大都指的是「黎巴嫩的香柏樹」(黎巴嫩雪松)。雪松是一種高貴的樹木,是以色列人所認識的樹木中最高和最大的一種。其生長速度快,可長達30-40公尺高,樹幹直徑可達2公尺。
化石考古得到動物的出現順序,與聖經創造有對應嗎?
科學家依地球曾經發生的重要地質事件作分界,劃分地球歷史時間,稱之為地質年代表(如附表)。在這個表中,可以看到動物界的脊索動物門出現順序,從寒武紀開始的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最後是人等化石陸續出現。
聖經第五、六日上帝依序創造不同類動物 (魚類、鳥類、爬蟲類、哺乳類,最後是人
科學地質年代表脊索動物門的不同「綱」出現順序,雖不完全一樣,但其趨勢與聖經有高度的相合趨勢。
寒武紀生命爆發與聖經創造有關聯嗎?
超過一半的動物門(20/40)瞬間於寒武紀短時間內出現,與生命演化樹的依序演化概念不合,而「生命爆發」更合乎創造的特徵。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化石證據,證明大量不同的動物門突然出現佔不到46億年地球歷史2%的極短時間(約5500萬年),而且多數與水中生物有關,瞬間呈現精彩生命的多元樣貌,不正貼近聖經記載第五日開始創造生命時,「上帝說:水中要滋生各種有生命的動物」的記載嗎?
大量化石證據可以對生物清楚分門別類,這說明什麼?
現存百萬個生物物種,已有超過上億的化石出土。然而,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爬蟲類到哺乳類等,迄今仍欠缺在兩者之間演變的中間物種化石 (又稱為過渡化石)的充分證據。
考古學家及古生物學家們發現的生物化石及今日生物,絕大部分都是清楚且明確可區分的物種,正因為上帝創造生物不同類,且繁衍各從其類。已出土的上億個化石中,屬於不同類型的動物化石,欠缺連續性且不斷變化的多種生物體,可見生物都是清楚美好的成品,而非演化中的半成品,這印證了聖經中所描述的創造定律:「各從其類」。
生物遺傳訊息有什麼會改變的?
生物基因能夠透過遺傳持續不斷地累積變化,過程中會有微幅改變,但是都在一定的範圍內,然而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數目,卻是始終不變的。
生物遺傳訊息有什麼是不會改變,只要改變一點就不正常的?
染色體數目不變
地球上從簡單到複雜的生物都有DNA遺傳密碼系統,有共同祖先嗎?
地球所有生物同有一位造物主
什麼是演化論最有力的證據?解釋了什麼現象?
人類基因演化、病菌的演化是今日隨處可見的實例。
演化樹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但可演化不等於可實現,演化有染色體數不變的限制。聖經創世記有演化的相關記載嗎?
聖經沒有直接記載演化,但在創造不同類(門、綱)完工後,聖經記載了後續同類的「滋生繁多、各從其類」。「各從其類」可以詮釋為「同物種演化」,也就是繁衍演化的結果仍屬於同一類、同物種,且合乎生物遺傳「同染色體數不變事實」。什麼是演化論最重要的假設推論?可以實現嗎?
演化論最重要的假設推論係不同物種有「共同祖先」,使得演化過程可跨越染色體界限,成為跨物種演化。
祖先為自然繁衍演化;共同祖先為非自然繁衍演化且需跨越染色體數界限,難以自然實現,除非(1)有外力或(2)透過創造。達爾文相信有一位造物主嗎?
達爾文在「物種原始」最後面,記載到宇宙生命的運作是偉大壯麗的,自第二版起,更明確總結到乃是這位造物主(The Creator)的偉大傑作。
人與猿猴(黑猩猩)有多相似,科學家可以判斷有可能演化?
骨骼相似,DNA98.8%相同,在動物界中,無出其右。
人與猿猴身體有什麼是演化最大的障礙,只要改變一點就不正常的?染色體數目,人46 猿48,演化有限制
人有靈魂,動物有靈魂嗎? 兩者主要差異在哪?
所有動物包括人都有魂(靈魂 soul),但呈現出來在智慧、創意、科技上,人與其他動物的靈魂在完全不同的層次,與身體 body 有相似部分有所不同,實在難以演化。為何靈是唯獨人才有的?與造物主有何關係?
人類自古以來,無論落後或進步、人類都會尋找永恆造物主、探索人類的來源。唯獨人是依照創造主上帝的形像造的,除了有創意的智慧,更有道德律、良知、尋求生命的意義,探索真理,追求永恆。人與黑猩猩在下列項目有哪些是相似、不同、大不同、與完全不同?
• 「身體」相似:骨骼相似、基因/DNA相似、染色體數不同
• 「心/靈魂」大不同
• 「靈」完全不同史前人類有幾種?和現代人相似的有幾種?和現代人相同的有幾種?
目前所知史前人類至少24種。從400萬年前的相似,到現代人只有一種;現代人與20萬年前智人身體即相同。
史前人類的染色體、基因與人類相較如何?
染色體數目:人46條、猿48條;史前人類(猿人)極可能是46條。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的時間長度比例是多少?
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250萬 年 : 1萬 年人類始祖亞當合科學發現嗎?
DNA追溯有非洲Y染色體亞當、粒線體夏娃,時間由不同模型推論在3000~20萬年前均有可能,此發現支持人類點起源說、而非多點起源演化而成。
非洲亞當、非洲夏娃之基因DNA推論,以及古老史前人類的發現,與聖經最早的伊甸園地名衣索匹亞,竟然有關連。
領航人生啟發中心
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54號7樓704室
navigatemeaning@
02-25140003
我們歡迎你
面對創世紀與科學感到困惑的朋友
對於演化與創造感到衝突的基督徒
想要更多連結科學與聖經的有心人
真實
我們的信念
Trust
Governance
Integrations
Developers Platform Status